2008年1月10日 星期四

希望之-情篇

"拿得起,放得下",这句话已成为我处理感情的态度.想起之前与一位朋友喝茶聊天时,很自然的她就与我谈到她所认识的一位女性朋友最近与谈了九年恋爱的男友分手,听了后,也为她的朋友感到难过.接着,她就对我说如换回是发生在她的身上,她肯定会崩溃,于是,我就对她说出无论是任何一个人,在谈感情前都要有着会分离的准备,这不是代表不在乎或不尊重,所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今天不知明天事,总有离别的时候,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这是要让自己有个可呼吸的空间,如完全没这些准备,那万一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不是会很难收拾吗?听了我如此说后,她就对我说出,"那我不要拿起就好了",听了后,我只静下来,不再说出任何话- 只因她已"拿的很高了"(已结婚).前几天,相约了一名较我年小的男生--盛出外晚饭,他可说是一名"新新人类",有着很洋化的作风与思想,但却是一个不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思想不成熟的大小孩.因我喜欢与不同年龄阶层,不同遭遇朋友聊天,好让自己可以从中领悟到更多道理.盛是一个离乡背景到我国念书的小孩,目前已经完成学业,但将回到他的国家修学士学位,所以就趁他还没回去时就相约他出外聚聚.当中与他谈起学业,家庭等..后来他主动与我谈起他心中所认为的婚姻问题।他与我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出自于破碎家庭的小孩,所以他对婚姻会有恐惧,他认为婚姻不能有所保障,还是同居一辈子就足够..听了他如此说后,我就对他说"如果你认为婚姻都没有保障,那同居不就更没保障吗?",他听后又反驳说:"那都是没保障的话,何不选同居就算了呢?"..
对于出生于破碎家庭的小孩,难免会对婚姻存有恐惧感,那是因为在自己父母亲的婚姻中,看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对此就有着不能消除的阴影,深怕自己又会走上父母离婚的旧路.曾经我都是如此的念头,认定自己不要嫁人,不要婚姻,就算是同居或是伴侣都不要,后来慢慢接触佛经,认清所有的事情都是逃不开因果后,懂得释怀及接受.我了解但并不表示我是反对单身主意.结婚与不结婚都不是大问题,这似乎看各人的缘分,但说到不婚但同居我就不认同了,结婚是为了要有一个伴,同居也是为了找个伴,但要清楚的衡量,各人的婚姻不是经遗传而来的,家里有过离婚的记录,不代表自己的婚姻也会如此,要考虑的是自己的问题,如自己对婚姻的想法,观念,理解等..不是以父母失败的婚姻来衡量自己的婚姻路.一纸婚书是不能保障什么,但所要考虑的是对方需要的又是什么,不能因为自己所认为而要求别人同居,女人要的也是一个保障,婚书不能给予保障,但如果是真心为身边的人着想的话,宁愿就这么让对方做一辈子没名份,没地位的同居密友吗?也得想想如有了小孩呢?同居是个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个人决不会提倡.
试想想,在一个没任何明份或是法律上承认的伴侣,会可以让你有个安定的念头吗?而且在于如此的身份是不可能有百分百的夫妇权力,如无法以夫妇的约束来对待对方,此约束并不是失去私人空间的意思,所谓夫妇就是可以名正言顺拥有那股"管制"的权力,也是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另一伴已是不单是名花/草有主,而且是贵为人夫/妇.当一段感情拥有一股约束力,而且是正式的名份后,那才可说是真正的夫妻.再打个比喻,一个已婚的人,如瞒着另一方而再婚,是重婚罪,是问如只是同居人生份,没那一张婚书的承认,法律是无法保护到受害人.
最磨人心的就是感情这课,最重要的还是理智处理,所谓不以自己的尺来度别人,感情也应如此,也不能以别人的标准为自己的舞动力,无论如何都需耐心,细心的去探讨才是妥当的方法.

沒有留言: